谈到留学申请,有一个通用的公式“Offer=硬件+软实力+运气”。
这三项中,运气天定,硬件是中国学生最擅长的部分,这时候软实力就俨然成为影响同学们申请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。
在美国大学看来,软实力并不只是学生背景的罗列,更多是通过社会实践经历或学术经历来衡量他/她们的钻研学习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、领导力等等。
但目前的申请形势是:同学们有关于社会实践的经历相似度越来越高。招生官们也早就看腻了大小雷同的activity list,甚至看到标题就能猜到申请者会写什么话题,根本不会细看。
对于课外活动,他们的要求是申请生在主动探索后,掌握了远超于同龄人在这一领域的知识深度和实践应用的能力。如扎克伯格,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在美国某个计算机实验室编出了各种软件,拿到了实验室负责人的推荐信。
困境之下,另辟蹊径、文书中有科研经历的申请生就更容易抓住招生官眼球。因为科研活动本身在高中生之间就比较少见,存在着门槛,如果某位同学有个能拿出手的科研经历无疑是个加分项。
一个高中阶段就能在实验室参加高含金量的科研活动,发表论文的学生,不仅证明了自己真的具有潜心学习研究能力,更是符合了美国大学对“好学生”的期待,表明了该学生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度探索。
那么,在高分之外,申请哪些专业的学生需要特别注重自己的科研经历呢?
我们需要首先明白的一个事实是:无论哪个专业,在申请前能够有一份与申请专业相关、含金量十足的科研经历,都是申请天平上一枚重要的砝码!
一般来说,商科专业更重实习,理科和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更重科研,而工科相关专业更看重参与过的项目。当然作为高中生,美国大学某种程度上并不期待你的科研一定要有多高的学术价值,有多大的学术成果,但这个经历还是要有的。
毕竟从这个经历中,招生官可以了解到:
1.你知道了科研的一般过程,懂得一些专业的学术名词。
2.经历过科研后,你仍选择这个专业,说明你的申请决定是经得住考验的,某种程度显示了你对科研的热情。
3.你在科研中的思路、表现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。(这是标化考试成绩所不能体现的)
对于很多中国学生和家长来说,高中阶段就开始做科研似乎有些不可以思议。但我们要明白,美国顶尖大学是基于美国高中教学体系来制定录取和筛选标准的,而在美国高中做科研是常事。
因此,申请生们选择参加什么科研项目,什么时候去参加,如何在科研中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,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。在今天的留学申请竞争中,同学们真正要参加的是对自己有意义的、优质的项目,而不是不加筛选的、广泛的项目。

Marshall导师
☑ViaX科研教育理工科导师
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额奖学金博士
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导师
☑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篇,国家专利一项,国家软件著作权6项
讲座主题
☑如何通过科研经历在申请中脱颖而出
☑高中生/本科生如何获得科研经历
☑发论文离我有多远
☑以人工智能为例,一位高中生是如何在顶级EI国际会议中发表论文的
讲座时间
11月4日上午10:00
#讲座详情#

#咨询微信#

文章来源:棒呆国际教育,更多最新的出国留学资讯【请关注棒呆国际教育官方网站www.bonday.com】
2018年出国留学最新资讯延伸阅读: